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5月8日出版的《经济参考报》将刊发记者孙韶华、王璐采写的文章《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》。摘要如下:
进入5月,多地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不断提速,地方版扩大有效投资新政也在密集发布。千方百计抢时间、赶进度,精准发力优服务、优环境,中央和地方正打出扩大有效投资的“组合拳”,充分发挥稳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,力争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抢时间赶进度 重大项目开复工提速
5月4日,随着中国第四、世界第七大水电站——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最后一个坝段浇筑完成,大坝主体工程全线浇筑到顶,为今年7月首批机组安全准点发电创造了良好条件。
“五一”期间,由中铁二局新运公司施工的北京地铁16号线轨道中段工程保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,力争按期完成铺轨施工任务。
千方百计抢时间、赶进度,多地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,将推进重大工程作为稳投资的有力手段。储备一批、开工一批、建设一批重大项目,分类推进、远近结合、梯次接续的格局正在形成,投资支撑力不断加强。
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?!芭┐蠼煌ㄓ行蹲?。我们分类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尽快复工,625个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复工率超过97%?;嵬泄夭棵盘崆跋麓锍倒核?,预算资金超过2500亿元,新开工公路水路项目165个、总投资2649亿元。同时组织地方提前启动符合国家战略、符合‘十四五’规划方向的一些建设项目。”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。
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升温。近一段时间,中央和地方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多地将新型基建项目列入投资规划,全力推动5G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。
“扩大投资需求是促进稳投资、稳增长的有效抓手?;∩枋┖凸卜竦攘煊虼嬖诘亩贪遑酱蛊?,产业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有弱项需要加强,潜在投资需求很大?!敝泄旯劬醚芯吭和蹲恃芯克芯吭蔽庋瞧蕉浴毒貌慰急ā芳钦弑硎?。
优服务优环境 多地新政力促有效投资
近一段时间,中央和地方接连对扩大内需、促进有效投资作出部署。有关部门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,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,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,加快项目审批进度,加强用地等要素保障。
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,围绕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,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,用好已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,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
地方层面,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新政,从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效投资,其中,优化营商环境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供融资便利等是主要内容。日前,湖北省政府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》,紧抓关键环节,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全链条服务。此前,上海市政府发布《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在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提出20项举措。
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,多地密集推进稳投资、稳经济举措,有利于激发国内需求,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生产,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。此外,扩大有效投资重在补短板、培育新动能,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
强支撑增后劲 精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
有专家指出,稳投资要牢牢把握“有效”二字,找准投资领域,精准发挥有效投资作用。
“促进稳投资的基本要求是扩大有效投资需求?!蔽庋瞧街赋?,在扩大短期投资需求总量的同时,要注重调整优化投资结构,选好投资方向和重点,真正让投资需求带动有效供给的增加以及供给结构的优化,有效弥补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短板和弱项。
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应围绕人口的就业、流动、能力、健康、教育、创新等方面实施政府投资。
范若滢认为,新型基建与传统基建可以共同发力。当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,传统基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。此外,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加大新型基建投资既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,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需要前瞻性地布局高科技、新兴产业领域,加大对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技术改造等领域的资金支持。
-
大数据"坑熟客",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质量发展,怎么消除“游离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学校只剩一名学生,她却坚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变动!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?
2018-03-01 09:01:20